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巴菲特股票 投資策略---- 安全邊際 什麼時候會出現??---- 6868.HK VS 1233.TW . AAPL.US . 1707.TW



(
以下為學術討論,沒有任何鼓勵,要約的意思,個人投資,需要獨立判斷,注意風險



本網頁資料僅供研究參考用途,任何資料均不應視為對買賣證券之投資建議。

最近, 薛教授 教我們如何評估 EPS , 我也學到很多東西
昨天跟教授討論 1233.TW VS 6868.HK
讓我想到了一件事, 我覺得很重要, 想跟大家分享
1233.TW 用財務報告來看, 成長性很好, SO 可以享受比較高的 PER
相反的 6868.HK 因為去年表現不好 , 財務報告.沒有增長性, SO 投資人 避而遠之

這是很正常的, 所有的人 , 都不知道, 他是暫時的停止成長, OR 永久的停止成長
當然要退出 觀望




BUT 我的想法不一樣, 所有的財務報告, 都是已經公開的 資訊, 市場的專家那麼多
一定會提前卡位, 我今天看到 ALEE 兄 的一篇留言, 感觸更深 (看看下面的附錄)

每一個人都知道, 要提早知道盈餘, SO 先要看公司 營收, BUT 在公布營收之前, ALEE 兄 早就已透過人脈. 和他敏銳的觀察力...觀察蛛絲馬跡, 提前卡位.

對於資訊落後的我們, (應該說是我,,, 標準的菜籃族). 我沒有辦法掌握資訊的優勢...
那麼要怎麼應付這個問題呢??

這個問題很有趣, 我的結論就是..... 大家都在找領先指標. 領先的指標之前還有領先指標. 推到最領先....
找到了落後指標  (營收不好的時候, 預估盈餘很難看...大家一同看壞..大家最悲觀的時候,失業率, 無薪假 ….....)就是谷底....….成為領先指標.....

這個想法, 股神巴菲特先生, 早就已經知道
他說.... 我們買股票, 要保持安全邊際. 那麼安全邊際什麼時候會出現了??

就是兩個條件.   FROM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6202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當第一個條件出現的時候, 盈餘一定很難看...... 讓大家逃之夭夭... BUT 股神 . 利用他對公司的了解,
會加以出手
巴菲特 所利用的質化分析,,,, 就超越了那個時候 財務報表中的數字 (這本書舉了兩個例子. 美國運通AND富國銀行. 巴菲特都是在公司遭遇重大利空.盈利 很難看.(甚至虧錢).的時候買進)

(我推薦質化分析的文章----BASM,,AND  BMW ….)

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18.html

BASM 的道理是一樣的



http://fund.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fi/moneyplus/9269/135429120066608014002.htm

張智超把經過多年累積和內化的投資心法,濃縮成「BMW」。
他以BMW 來簡單解釋。經營模式好的公司(B),通常有幾個特質,例如具備成本、通路、產品差異、技術與專利、創新等優勢,如果還有富爸爸扶持,就能比同業氣長、賺更多。
市場規模要夠大,再搭配市占率不斷上升的公司(M),才能有長遠、持續性的成長;如果市場規模小,就算市占率高,也代表公司頂多持穩,很難追求進步。
管理階層的心態和形象(W),將會決定公司的走向,這也是為何每年媒體都會評估誰是「最佳CEO」的原因。形象差、沒誠信的老闆,沒有一家公司能逃脫股價崩跌的命運,甚至變成地雷股下市,不可不慎!
由於B 和M 對散戶投資人而言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研究,他建議可先著墨W,也就是大股東的動態和心態。「只要先搞清楚公司大股東持股現狀,就能篩出許多大股東無心經營的公司。若經營者都在賣股票了,股價短期上漲只是為了出貨,長期下來投資人一定賠很慘。」


-------------------------------------------------------------------------------------------------------------------

對第一個條件. 你需要對公司有所了解. SO 我都找尋大型的 防禦性股票.
當他遭遇利空時, 我相信他會均值回歸, 回到之前的樣子

但是, 第二個條件發生的時候, 大家要把握機會, 大盤在跌價的時候
不管阿貓阿狗 績優股也要跌... 這個對我們來說 , 是上帝送錢的機會
這個就是 香港王教授...教我們的 ACPE .... 悲觀的時候買進, 等待樂觀的時候賣出


我可以舉一些我自己親身的例子, 我當時買 1707.TW .. 就是因為 EPS YOY 下降, SO 股票跌.... NOW 大概接近三倍- 四倍 PROFIT

可以參考這個文章
(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2013/04/ii-1707tw.html

股息殖利率法 前進台股 (VII) ---葡萄王(1707.tw)

----------------------------------------------------------------------------------------------------------------
另外一個例子 APPLE (AAPL.US) 2013 -4 公布財務報告,  也是因為公司的盈餘, YOY + MOM 不斷的下降
(2013 Q2 APPLE 季報)
Apple Reports Second Quarter Results
37.4 Million iPhones Sold; 19.5 Million iPads Sold
CUPERTINO, California—April 23, 2013—Apple® today announc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its fiscal 2013 second quarter ended March 30, 2013. The Company posted quarterly revenue of $43.6 billion and quarterly net profit of $9.5 billion, or $10.09 per diluted share. These results compare to revenue of $39.2 billion and net profit of $11.6 billion, or $12.30 per diluted share, in the year-ago quarter. Gross margin was 37.5 percent compared to 47.4 percent in the year-ago quarter. International sales accounted for 66 percent of the quarter’s revenue.


對成長股來說, 大家又會先逃再說...BUT 我覺得他是一個好公司, 我猜測他會 東山再起....
NOW PROFIT > 60%
(可以參考 http://allanlin998.blogspot.tw/2013/04/appleaapl.html)



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 當然個別公司有風險, 最好的情況,
就是第二種情況....就是空頭來臨的時候, 大量的買進 , 龍頭 股 OR ETF

我的結論就是, 如果能夠 超越  財務報表的 數字,利用均值回歸,  你會遠離人群, 提高你的勝率........


FROM ALEE , 謝謝 ALEE 的熱情分享.... ( I REALLY LIKE HIS 口頭禪....”臨北哪早知影……”)
To Sam大. 我已經離開生意場超過15年了, 目前也沒有許多生意場人脈囉. 並不是主張但凡網路或媒體上得到的資訊就品質不良, 而是有些真實感或信任感的困惑, 而且, 在獨特性上, 也頗有不同.
最近一次大舉滿持股介入, 決策之前自然已有種種信號使我逐漸進入standby狀態, 但總是欠缺臨門一腳的關鍵意志跳躍. 某日拖到超過晚上8點才與董座到夜市吃飯, 鄰桌坐了兩位某公司的cad人員, 言談間透露吃過飯後還要回公司再開工. 那時媒體還在吵無薪假, 股市自6600左右升上7200, 市場一般說法是還要等第二隻腳. cad人員那麼趕, 大致是為了打樣(而且業務對外所談的case必定有些重要性或急迫)或急單到, 這兩位cad老兄制服上顯示的logo, google一下, 他們與某上市公司有業務關係, 則……binbon, 當夜終於決策了, 一路買進全力介入, 半年內買到一文不剩且小幅使用融資.

非業務職或管理職出身者, 較常感覺人脈方面顯然吃虧, 我倒是覺得各有所長; 老實招認, 許多電子業的產品與業態我一無所知, 根本無力判斷. 舉個有趣例子. 狗狗貓貓是我家的重要成員, 董座也參加幾個fb狗狗社團, 我們得以結識某位二十幾歲的年輕朋友, 甚至兩家往來, 在實體世界頗有聚會. 無意間我發現這位年輕妹妹很忙, 常常沒時間休假, 她上班的那家公司的業績自然至少到目前還是好的.

人人有不同的生活樣態, 人脈嘛, 大概也就是這生活樣態方方面面的關聯, 不一定來自生意場, 後者的優勢只是資訊的量與速度. 但資訊的量與速度從來不是長線投機的勝負關鍵, how to decode才決定意義的產生, 行動依據的是意義, 不只是資訊本身.
這個行業最苦惱之事便是: 甚麼樣的人脈有助益? or 甚麼樣的資訊才用得到? 或許只是因緣聚會偶然成之罷了. 我自己一天要喝超過3杯茶, 董座有位高中同學在南投民間製茶, 我在迪化街也有個朋友, 這幾件事+google大神, 湊出自己對天仁李家與有記王家的觀點. 要用到之前, 又如何事先知道這看似離散的幾件事可以湊出某種觀點? 事前似乎總是沒法知道以後會需要甚麼資訊, 呵呵, 所以我的口頭禪是”臨北哪早知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